苍南山海省级湿地公园
“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是不少市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望。2012年年初,我县举行中心湿地区块保护控制概念规划征求意见会,专门对《苍南县湿地区块保护控制概念规划》进行介绍和说明。自此,我县湿地保护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据了解,该《规划》项目基地位于龙港、钱库、金乡三镇之间,规划范围面积21.2平方公里,研究范围面积11.6平方公里,涉及123个村落,约8.6万人口。基地规划将以维护苍南北部山海之间自然循环的连续性,恢复和维护苍南北部水网农田湿地风貌,恢复和展示村庄蛇曲景观风貌,打造以九龙河蛇曲地质景观为核心的生态湿地公园为目标,以建造特色蛇曲廊道,打造特色田野活动,营造水文生态体系为内容,把湿地建设成为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民俗体验、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水乡田园绿道”的重要节点和旅憩基地。
同年10月,省林业厅传来利好消息,正式发文同意打造苍南山海湿地公园,并要求加快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步伐,尽早把山海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全省工业园区的示范工程。自此,苍南山海湿地公园建设提上日程,此举将进一步有效保护、修复我县山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乡土水生生物资源,打造特色野外活动基地,并合理利用湿地景观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综合功能。2014年元旦前夕,我省公布了首批省重要湿地名录,32个国家、省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名录,苍南山海省级湿地公园也位列其中。
据了解,苍南山海湿地公园是2014年我县重点工程之一。该湿地公园项目规划总面积约1260亩,总投资5.1亿元,项目建设目标为,生态补水,水域疏浚消淤,湿地生态恢复总面积为570亩。山海湿地公园由肖江塘河、园区内河和中平桥河所形成的环形河道及两侧缓冲带构成,是工业园区绿地生态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省内唯一一家在工业园区内建设的湿地项目,建设该项目对改善园区生态环境乃至全县的生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财政厅、林业厅对工业园区湿地公园建设项目都非常重视,多次给予建设资金专项补助。
2月有个“国际湿地日”
湿地作为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本之一。湿地作为水资源的“贮存库”和“净化器”,具有很强的调节地下水功能以及有效蓄水、抵抗洪峰能力,又可以净化污水与调节区域小气候,还是很多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通常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又有着“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天然物种库”等美名。
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是湿地国际联盟组织确定的。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利用,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并且每年都确定一个不同的主题。今年是第19个“世界湿地日”,本次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我们的未来”。
《湿地公约》认为,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淡水或半咸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处不超过6米。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人工湿地等。我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按照《湿地公约》对湿地类型的划分,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在我国均有分布。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并明确要求扩大湿地面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可见保护湿地已成为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共同行动。
保护湿地不只是句口号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享有“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美誉。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以及保持物种多样性和珍稀物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湿地仅占地球表面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湿地面临各种威胁,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近40年来,我国已有50%的濒海滩涂不复存在,全国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退化。湿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湿地生物种类减少,威胁生态系统平衡。湿地污染严重,水质不断恶化。近岸海域屡受赤潮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全国大型河流61%的河段因被污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东部地区湖泊、河流的污染和富营养已成为公害。更令人忧虑的是,即使在今天,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脆弱性仍未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严重威胁仍在进一步加剧。如果再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湿地资源的破坏将严重威胁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存环境。具有环保意识的人们要像保护自己的肾脏那样,保护湿地。
日前,我省公布了首批省重要湿地名录,而采取名录制管理,是《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的法定之意,也是浙江湿地保护管理的一大创新,突出重点与动态管理的特色,在全国也属首创。目前全省湿地总面积达1665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9%,建有湿地及湿地与湿地有关的自然保护区11个、自然自然保护小区30个,建立国家湿地公园8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4个、省级湿地公园16个。2014年10月,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湿地保护的阶段性目标,即确保到2017年,全省建立省级以上湿地公园30个、湿地合理利用示范区50个、湿地生态教育基地50个、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到2020年,全省各地在两次湿地普查成果数据的基础上,按照不少于90%的比例要求,落实湿地保有量,确保全省湿地面积在1500万亩以上。
保护湿地,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从减少开车出行的次数到控制空调的合适温度,从不乱丢垃圾到少使用农药、化肥,从拒绝一次性餐具到减少不必要的购物,从珍惜每一滴水到节约每一张纸,……植绿护绿,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每个人都可以为珍爱每块湿地尽绵薄之力。
郭永慧
中国林业网10月27日讯